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详情页
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安全提醒

来源: 时间:2025年07月08日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华侨华人、留学生因信息不对称、社会经验不足等成为近年电信网络诈骗重点目标。诈骗分子利用中外时差、语言文化不同、追查程序差异等,不断翻新骗术和话术,达到诈骗目的,需引起高度警惕。

一、各类骗术要识别 

1. 网络刷单返利类。以“兼职刷单”“色情引流”“游戏任务”“打工返点”为诱饵,前期小额返利,后以“组合任务”“卡单”为由骗取大额资金。请警惕社交媒体“居家赚欧元”广告、拒绝任何垫付资金要求,此类均为诈骗!  

2. 虚假投资理财类。伪造“内幕消息”、“高回报”投资平台,通过网恋或“导师”诱导不断充值,重点面向对投资理财或股票基金等有兴趣的留学生、资产较丰厚的华侨华人。凡宣称“稳赚不赔”“保本理财”等的宣传标语,此类均为诈骗!

3. 冒充电商物流类。谎称“DHL包裹被扣”“海关罚金”等,要求支付“解冻费”或其它费用,要求登录核对物流信息。上述“客服”电话均为诈骗分子伪装本地号段,此类均为诈骗! 

4. 谎称公检法、使领馆、高校、航空公司类。话术一般为“您涉嫌洗钱”“护照被冒用”“需配合资金审查”“校园贷需注销”“修复个人征信”“航班改签需付费”。要求赴去某处“隔离办案”、诱导下载小众软件(如Wire、Session等)进行屏幕共享、提供需扫描的二维码、请求提供验证码。请注意,中国与奥地利官方机构绝不会要求转账至任何账户或索要验证码,此类均为诈骗!

二、反诈利器要记牢  

1.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国际版:举报可疑号码、风险APP自查,支持境外手机号注册; 

2.开通手机跨境提醒服务:自动识别境外诈骗来电,弹窗预警;

3.境内打开云闪付APP“一键查卡”:监控国内银行卡异常交易;  

4.关注12381涉诈预警短信:境内手机号收到诈骗风险提示必查看。  

提醒:请开通国内手机号国际漫游服务,确保接收预警短信。  

三、遭遇诈骗要冷静  

1.紧急止损:通过银行APP冻结账户;微信/支付宝转账:立即联系平台客服申请延时到账;

2.证据留存:截图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;记录诈骗账号、网址、电话;

3.报警求助133;

4.寻求领事保护与协助:驻奥地利使馆紧急领事保护电话:+43-0681 20192638(工作时间),邮箱:vienna@csm.mfa.gov.cn;外交部全球领保热线:+86-10-12308(24小时)。  

相关十大高发网络诈骗类型、反诈20个关键词、八大反诈利器、海外防范网络诈骗宣传手册链接如下:

1.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

https://www.mps.gov.cn/n2253534/n2253535/c9629527/content.html

2.公安机关发布20个防诈关键词

https://www.mps.gov.cn/n2254098/n4904352/c10114438/content.html

3.八 大 反 诈 利 器

https://www.mps.gov.cn/n2254098/n4904352/c10115529/content.html

4.海外防范网络电信诈骗宣传手册

https://www.mps.gov.cn/n2255079/n4876594/n5104076/n5104077/c9632153/part/9632165.pdf